Google Analytics中的基本度量八 “访问时长和访问深度”

本篇是Google Analytics基本度量的第八篇,也是这个系列的最后一篇。访问时长Length of Visit和访问深度Depth of Visit在Google Analytics中是两个不太起眼的度量(与其他度量相比),但它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洞察网站的停留时间和综合浏览量在每次访问中的分布。避免我们陷入平均数的误区。通过访问时长报告可以查看是否有几次访问大幅提升了“平均网站停留时间”,还是网站上的大多数访问都有较长的平均停留时间。通过访问深度报告可以查看是否有几次访问大幅提升了每次访问的“平均综合浏览量”,还是大多数网站访问次数都查看了大量的网页。

度量定义

访问时长

访问时长:在选定的时间范围内,不同时长的访问次数在网站获得的所有访问次数中的分布情况。

访问时长报告分为三部分,访问持续时间;这一时段的访问次数;和占所有访问的百分比。报告按我们选定时间范围内每次访问持续的时间将网站获得的所有访问次数进行细分。并计算每个时间访问的访问次数在网站总访问次数中所占的比率。

访问深度

访问深度:在选定的时间范围内,不同浏览量的访问次数在网站获得的所有访问次数中的分布情况。

访问深度报告也分为三部分,访问综合浏览量,达到此浏览量的访问的次数;占所有访问的百分比。报告按我们选定的时间范围内每次访问的综合浏览量将网站获得的所有访问次数进行细分。并计算每个综合浏览量级别内的访问次数在网站总访问次数中所占的比率。

度量计算方法

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访问时长和访问深度度量的计算方法。

访问者A在2月10日访问了网站1次,浏览了2个页面,共停留了8秒。

访问者B在2月11日访问了网站1次,浏览了3个页面,共停留了35秒。

访问者B在2月12日访问了网站1次,浏览了1个页面,共停留了15秒。

访问者C在2月13日访问了网站1次,浏览了5个页面,共停留了62秒。

访问者C在2月13日再次访问了网站1次,浏览了3个页面,共停留了17秒。

先看下2月10日—2月13日网站的总体情况:访问次数5,综合浏览量14

访问时长:时间范围2月10日—2月13日
大多数访问持续的时间:11-30 秒
访问持续时间 这一时段的访问次数 占所有访问的百分比
0-10秒 1(2月10日访问者A) 20%
11-30 秒 2(2月12日,13日访问者B,C) 40%
31-60 秒 1(2月11日访问者B) 20%
61-180 秒 1(2月13日访问者C) 20%
网站总访问次数 5 100%
访问深度:时间范围2月10日—2月13日
大多数访问的跟踪页数:3 次网页浏览
访问综合浏览量 达到此浏览量的访问的次数 占所有访问的百分比
1 次网页浏览 1(2月12日访问者B) 20%
2 次网页浏览 1(2月10日访问者A) 20%
3 次网页浏览 2(2月11日,13日访问者B,C) 40%
5 次网页浏览 1(2月12日访问者B 2月13日 C) 20%
网站综合浏览量 14(1*1+1*2+……) 100%

度量的意义

访问时长:访问时长是访问质量的一个衡量指标。较长的访问时长表明访问者与您的网站进行了较为广泛的互动。通过访问时长报告可以直观地查看整个访问的分布情况,而不仅仅是所有访问次数的”平均网站停留时间”。

访问深度:访问深度是访问质量的一个衡量指标。每次访问具有较高的综合浏览量数目表示访问者在您的网站上进行了广泛的互动。通过访问深度报告可以直观地查看整个访问的分布情况,而不仅仅是平均每次访问综合浏览量。

影响度量的因素

访问时长:

这里访问时长的计算方法也是依靠google的_utmb和_utmc两个cookie。所以如果访问者让浏览器窗口保持打开状态而实际上没有查看或使用您的网站,则会造成虚假的”平均网站停留时间”。

访问深度:

访问深度中的网页浏览次数是指综合浏览量。即使是刷新页面,或者退回上一页面也都会被记录为一次新的网页浏览。所以这里的访问深度并不代表同方向无重复的页面浏览量。

——【所有文章及图片版权归 蓝鲸(王彦平)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转自“蓝鲸网站分析博客”。】——

Comments

  1. mia says:

    hi,我想“度量计算方法”下第六行:“访问者C在2月13日再次访问了网站1次,浏览了3个页面,共停留了17秒”,17秒应为170秒吧。

  2. mia says:

    “度量计算方法”中第二个表格中”5 次网页浏览 1(2月12日访问者B) 20% “中的B应为C。

  3. 蓝鲸 says:

    @mia: 感谢留言。你看的很认真。
    第一个问题:访问者C在2月13日的第一次访问停留时间62秒属于61-180 秒的区间。第二次访问停留时间17秒属于11-30 秒的区间。
    第二个问题:5 次网页浏览 应该是2月13日的访问者C。是我写错了。感谢纠正~

  4. 大海蓝 says:

    我有个问题:访问者B在2月12日访问了网站1次,浏览了1个页面,共停留15秒,这里的1个页面是不是就是着落页,也就是看了这个也就离开了,这样停留时间不是为0秒吗?

    我这样理解对吗

    PS:非常感谢博主,我是一个新手,现在想学习GA方面的知识,发现“您”这个宝库,我会仔细研读你每一篇文章的!!!

    • 网上书店 says:

      @大海蓝,

      同问博主,如果浏览页面数为1的时候,GA是如何知道页面停留时间的?
      因为根据GA的页面停留时间是用前后两个时间戳相减得出的。而在页面浏览数为1的时候,GA无法统计出后一个时间戳。如何相减呢?

  5. vincent says:

    至博主:
    理论上比较好理解
    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比较大
    【depth of visit 从技术上是没有问题(SESSION 里面应该有)】
    文中里面legth of visit实际用TIME ON PAGE l来衡量
    TIME ON PAGE一般的 计算方法:1个Visit花在某个页面上的时间(即Time on Page)有多长的唯一方式是比较两个“时间戳”,即一个“时间戳”来自于第一个页面的访问请求,另一个“时间戳”则来自于第二个页面的访问请求。
    当离开网站时,问题就出现了,因为网站的log 文件上没有访问者离开时的“时间戳”(最后一个页面的时间),这样我们就无法计算访问者到底在Page3上停留了多长时间!
    所以我们需要对这种情况进行处理,我觉得可以用数据分析里的均值替换法来处理。

  6. Anna says:

    浏览了1个页面,GA应该是统计不到time on page的~作者举例说明的时候,可能没有想那么多~呵呵,反正我是这么认为的~

Trackbacks

  1. […] 在显示出来的页面中,有超过50%的页面都是我的文章页,这说明什么?访问者很喜欢我的文章页,他们会不停的浏览。这个信息只要看下访问者在文章页面的访问深度就可以知道了。根本不用做路径分析。 […]

  2. […] Google Analytics中的基本度量八 “访问时长和访问深度” […]

  3. […] 在显示出来的页面中,有超过50%的页面都是我的文章页,这说明什么?访问者很喜欢我的文章页,他们会不停的浏览。这个信息只要看下访问者在文章页面的访问深度就可以知道了。根本不用做路径分析。 […]

  4. […] 这里就引回到了文章最开始的部分。为什么我对webtrekk 2014版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很感兴趣。目前大部分的网站分析工具所提供的报告和数据,都仅限于我们前面提到的过程指标。例如网站的目标转化率,每次访问时长, 每次访问浏览页面数量等等。这些基础的指标和数据可以用来干活,但不能用来做结论,更不能用来进行决策。因为这些指标太基础了,并且没有与网站最终目标间 的直接因果关系。因此,我们需要站在一个更高的层级来衡量和看待网站的用户体验与最终目标直接的关系。而这正是webtrekk 2014界面中可以提供给我们的信息。 […]

Anna进行回复 取消回复

*